健康频道 >> 药事指南 >> 正文

    83.7%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

    2020-07-09 09:20:02 来源:央广网 编辑:康康

    国家卫健委:83.7%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 果君)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今日发布《关于2019年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在2019年对全国1837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83.7%的县级医院达到了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299家县级医院评估结果不及格。

      据悉,2019年,国家卫健委通过网络数据直报、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全国1837家县级综合医院2018年度的医院建设发展基本情况、业务开展与经济运行情况、医疗服务能力达标情况等服务能力等进行第三方评估。参评医院较2018年增加193家,覆盖率达97.8%,提升11.5个百分点。根据对1837家县级医院数据分析显示,获得优秀的县级医院为581家,占比31.6%;良好502家,占比27.3%;合格455家,占比24.8%;不及格299家,占比16.3%。83.7%的县级医院达到了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县级医院占比较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

      《通报》显示,全国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总体提升,诊疗科室设置基本健全,县级医院内、外、妇、儿等核心专科设置率均在96.4%以上,其中内科设置比例相对最高,达98.3%。医院具备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但《通报》指出,诊疗科室设置仍有待完善。相比于其他专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传染科的设置率分别为78.4%、79.9%、84,8%,设置比例相对较低。同时,全国县级医院中设置精神科的比例为42.5%。虽然86.0%的县级医院设置病理科,但其服务临床能力相对较低,仅有40%左右的县级医院能够开展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辅助诊断等技术,严重影响牵制相关科室发展。另外,部分科室能力薄弱。在满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的基础上,整体上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突出的临床科室不多。部分医院尚缺乏对急诊人才队伍的培养,在急危患者抢救方面还有所欠缺。此外,部分疾病诊疗和临床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技术难度较大,操作相对较复杂的诊疗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大医务人员服务个人技术能力培养和提升。

      《通报》强调,县级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不足,存在专科缺失现象,例如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检验科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专科均存在不同程度设置缺失。其中,东部贫困县医院的感染和重症科室设置率相对更低,仅不到75%和62%。同时,县级医院应急处置能力不够。呼吸内科、重症医学达到基本标准的比例分别为82.6%、79.2%。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衰竭的诊断和处理(包括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建立人工气道技术)的达标率分别为73.0%和82.0%;气道管理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吸痰术)和经皮气管切开呼吸功能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达标率较低,分别为50.2%和47.4%,在有效筑牢应急救治的第一道关口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县级医院的设备配置差异明显。县级医院平均配置呼吸机9.7台(最少0台,最多24台),其中呼吸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平均配置2.3台、1.9台和5.5台,东中西部呈现配置数量递减趋势。贫困县医院平均配置6.5台,呼吸内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平均配置数也均低于县级医院整体水平。

      国家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着力补齐专科能力短板。在满足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急危重症诊治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同时,提升县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统筹2020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等相关经费使用,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入力度,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完善独立传染病病区功能,提高检验检测、影像检查能力,提高县级医院平战转换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县域急诊急救能力,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加强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建立完善院前院内衔接机制和流程,依托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完善县域120急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