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保健 >> 育儿宝典 >> 正文

    “睡眠令”下的中小学生睡好了吗?

    2021-07-09 06:52:51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康康

      日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省教育厅也发布中小学生“一日清单”,清单中明确向中小学生发出“睡眠令”。

      7月1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近期大多数中小学生能达到要求的睡眠时间,可仍有部分学生“睡眠不足”,这其中除了作业原因外,还有家庭环境及个人睡眠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各学校发出的“睡眠令”有效吗?

      “彤彤,该睡午觉了。”听了妈妈的话,彤彤乖乖地上床午休。彤彤在太原八一小学上二年级,原来可是个“睡觉困难户”,不仅从来不午睡,每天晚上也倍精神,不到10点钟不上床。妈妈郭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睡觉问题,她没少费心,可不管是谈心也好强制也罢,总不见效。现在孩子能有这样的转变,郭女士特别感谢学校和老师。

      前不久,学校下发了通知,每天晚上9点20分前必须睡觉,上学时间也推迟了10分钟。除了让家长配合,老师也在学校和孩子们讲解,不好好睡觉有什么影响。老师还开玩笑地跟彤彤说,“你看你,不好好睡觉,好像都有眼袋了。回到家一定要午休,晚上也要早点睡啊。”听了老师的话,彤彤现在睡觉特别准时,根本不用妈妈催,到点准时就上床休息。

      近期,太原市多所学校都通过家长会、微信通知等形式向家长进行了告知。睡眠时间、作业时长、上课时间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从即日起,孩子作业如果到晚上10点还没做完,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当天作业不用继续做了,未做完的私信一下老师。”家住太原市桃园路的一位初二孩子家长说,他们在前两天收到了老师的通知,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给孩子下达“睡眠令”。班主任老师告诉家长们,学校留的作业绝大多数孩子能在晚上八九点前做完,个别孩子做不完可能是因为有的题不会,这样的题老师也不要求硬做,到晚上10点就不用再冥思苦想了,家长把情况告诉老师,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时会对孩子不会的题进行专门讲解。

      什么影响睡眠?不同年级原因不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来说,不同的年级,影响他们睡眠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对于高中以及一部分初中的学生来说,作业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放学时间晚,还有家庭作业,睡眠时间被家庭作业挤占。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儿子初三这一年基本上都在晚上11点半以后睡,早晨6点起床。教育部要求,高中生睡眠时间应达到8小时。可是,一位高二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写完作业几乎都是晚上11点以后,作业多的时候要到凌晨1点才睡觉。而此前学校要求是早上7点多就得到校,很难保证孩子8小时睡眠。

      与高年级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晚睡的原因则主要是生活习惯。虽说学校方面少留作业减少学生压力,但是个别家长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有些学生,虽然作业在学校完成了,但是由于缺乏家长的看管,孩子睡前玩手机现象比较突出。还有一部分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孩子睡眠。到孩子就寝时间了,个别家长还在玩手机、看电视,甚至喝酒或者其他娱乐,影响了孩子的生物钟,造成孩子早起困难,上课打瞌睡。

      “家校合力”家长应率先放下手机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影响孩子睡眠的3个因素分别是课业压力、玩手机或电脑、父母未能做好表率;睡眠状况较差的青少年儿童中,有41.9%的人睡前会接触电视、手机、电脑等,有67%左右的父母都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

      近日,教育部、省教育厅接连下发“睡眠令”。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各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20分,中学不早于8时。同时,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太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省都把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纳入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尤其小学生和初中生,睡眠时间保证不了,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使孩子免疫力低下,并且影响第二天的上课状态。

      有些父母是“夜猫子”,喜欢熬夜,到了晚上,家里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孩子一直都很兴奋,无法入睡,于是也效仿家长养成了晚睡的坏习惯。家长玩手机、看电视停不下来,孩子自然也会学父母的样子一起玩,不睡觉。

      除了减少课业负担、少报课外班为孩子减压外,家长应做好表率,不在睡前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注意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不熬夜,早睡早起,给孩子做出榜样,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媒体记者 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