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董童)教育部8月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开展调研后发现,半年近视率与2019年年底普测结果相比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学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在全国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专业对口机构将分区分片进行现场专业指导和效果评估。近日,人民网联合国家卫健委,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陶芳标,上海眼病防治中心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许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凯,围绕开展试点工作的技术路线、试点工作的重点措施等进行了深入解读。
适宜技术有七大核心 需因时制宜具体、多部门协作
在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时,陶芳标表示,试点工作围绕组织领导、基线调查、视力健康档案建立、技术方案制定、过程监督、结果评价以及经验总结等七方面逐步开展。这七方面紧紧相扣、缺一不可,重点围绕因地制宜制定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方案、慎终如始组织实施、及时跟进过程评价与监督工作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他表示,去年10月,为指导各地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今年9月,组织在全国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
“《指南》提出的适宜技术,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成果所提出的专家共识,有七大核心技术,共三个方面。在视力健康管理方面,包括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在视觉友好环境与健康行为方面,包括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包括科学诊疗与矫治。”他说,各地在组织实施和使用这些适宜技术时,可因地因时制宜地采用单一技术、组合技术,形成一项或者系列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行动。
他建议,从六个方面来应用这七大核心技术:一是强化近视健康管理。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档案,形成定期视力筛查和诊断制度并及时转入视力健康档案;发展如及时评价小学生的远视储备情况等近视预测预警技术。
二是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建立学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健康教育制度,做好眼保操,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读写姿势,积极联系专家将科学近视防控知识普及到校园;探索与当地宣传部门及媒体开展广泛健康教育活动。
三是落实校内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行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建立上下午大课间制度,增加体育课,开展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内体育活动等。
四是探索校外每天1小时活动。鼓励低年级学生家长陪伴走路上学、高年级走路上学,探索结伴同行上学方式,倡导家长更多地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周末远足、郊游等。
五是建立“学校—社区—家庭—学生”联动机制。学校和家庭以及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建设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社区和家庭环境。
六是提出近视防控行动口号。为便于学校、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与实施各项技术,各地可提出适宜的口号。
此外,他还呼吁,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试点工作,各地区要及时跟进,创新工作,对标对照《指南》的技术规范,拿出适合的方案; 对口指导单位专家要全程跟进,全面指导。全国上下努力、多部门协作,一定能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出新贡献。
强调筛查重要性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对于筛查在近视防控中的重要性,许迅以上海为例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筛查是近视防控的一项基础工作,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经研究发现,与感觉到视力下降去医院就诊的孩子相比,经过学校筛查转诊到医院的孩子视力要好,即使发生近视后也较轻。这表明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近视,促进近视关口前移。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育水平情况不同,3岁不小于视力表上的4.7,4至5岁不小于4.8,6岁及以上不小于4.9。但即使视力正常,也需要进行预警和早期干预。”他说。
许迅还表示,正常情况下,人出生后都会有一定的远视储备。如果眼睛发育正常,到成人期时储备未完全用光,就不会发生近视。反过来,如果眼球发育特别快,就有可能就会变成近视。不同发育阶段,远视储备参考数值也不同,即3岁为175度至200度,8岁为125度至150度,12岁时约为75度至100度左右。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远视储备如果小于50度,两年后发生近视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远视储备不到100度,两年后近视发生率要大于50%。所以通过筛查可查出远视储备不够的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警和实施干预。同时,筛查还有助于发现如高度远视、高度近视和散光等一些其他眼病。所以,筛查是近视防控和保证儿童青少年全视觉健康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许迅说。
他还强调,在筛查的基础上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开展近视预警、转诊、复诊管理、预防、规范矫正干预、健康宣教等全程的视觉健康服务,实现闭环管理,才能有效发挥筛查在近视防控中的价值。
许迅认为,一份规范、完整的屈光发育档案,除视力、非散瞳屈光等筛查数据,还应尽可能收集、纳入像早期因素、身高、体重、父母近视以及遗传情况、日常和近视相关的一些因素情况。一定要给每个孩子设定如身份信息、学籍号等唯一编码,便于横、纵向整合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和居民健康档案数据。
“要基于连续的、动态的屈光发育档案,从五方面开展近视全周期管理。”许迅建议。
一是针对正常屈光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主要提供视觉健康教育、影响因素监测和近视风险评估等服务,督促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促进屈光能够正常发育。
二是针对要发生近视的高危儿童青少年开展预警、视觉健康教育、近视危险因素监测,实现强化的户外活动等针对性干预,避免或延缓近视的发生。
三是针对已发生近视的低、中度儿童青少年,除进行规范矫治和高度近视预警教育外,对近视增长过快的,需强化干预,延缓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进展速度、避免或延缓高度近视发生。
四是针对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500度以上),要开展以控制近视进展为重点的视觉健康教育和医学干预,定期随访监控眼底并发症的发生,高度近视眼最怕眼底并发症。
五是针对斜视、弱视、上睑下垂等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视觉发育的眼病,要及时有效转诊、早期规范治疗。
“筛查建档工作需要系统性的顶层设计,需串联家长、学校、基层卫生保健机构、诊治医疗机构、卫生健康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共同推进,通过广泛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认知和参与度,提高近视防控效果。”许迅说。
近视防控方法分两类 应保持健康用眼习惯
谈及生活中如何注意用眼卫生,王凯建议,孩子每天有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过,他强调,户外活动是一个行为学控制,没有成本值得大力推广,但一定要在白天有阳光时进行。因为阳光较好时,光线刺激视网膜分泌的多巴胺,是一个延缓近视增长的神经递质。
“孩子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用眼习惯,‘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一定要做好。在临床中,有些孩子双眼度数增长的不一样,就是因为写作业时歪头造成的,而致使歪头的原因,就是孩子握笔的姿势可能出现了问题,所以保持正确坐姿对用眼卫生非常重要。另外,要坚持‘20-20-20’原则,我们建议大家在连续看书写作业20分钟以后,要休息20秒钟,看看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王凯说。
对于如何判断近视度数,王凯对相关指标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指标在临床中主要分为验光结果和眼轴变化。眼轴就是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有些孩子从100度长到200度后,从度数上就能直观发现进展;还有些孩子在带一些如角膜塑形镜等特殊接触镜时,屈光度会发生改变。他们在白天脱镜状态,通过屈光度判断近视进展,就要用到眼轴指标。如果孩子一年眼轴的增长小于0.2毫米,基本是25度的变化;如果增长了0.4毫米,对应75度的度数变化;到了0.5毫米,就接近100度了。
王凯表示,得近视后,临床上有光学控制和药物控制两种方法。光学控制主要指框架眼镜,包括离焦型设计的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渐变多焦点的软性接触镜,这些设备都能从光学角度帮助孩子,控制近视度数增长。阿托品是从药物角度控制近视,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0.01%的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药物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非常高,有50%至60%的控制效果。
王凯介绍,角膜塑形镜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硬性角膜接触镜。它的作用一是白天让孩子基本脱镜,不用再佩戴传统框架式眼镜;二是希望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延缓近视增长。角膜塑形镜可在晚上睡觉时佩戴,早上起来摘掉,为让孩子在白天活动比较方便。不过要提醒家长,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佩戴。
“很多家长觉得散瞳验光对眼睛不好,可该技术对监测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安全的,在第一次验光时有必要进行。有些孩子在临床中对散瞳药物比较敏感,散完瞳后瞳孔可能长时间不能复位,也有些散瞳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让一些特殊体质儿童出现不良反应,这些现象都非常罕见,总体来说,发生率很低。” 王凯在解答关于散瞳验光的问题时说。
对于如何处理散瞳验光发生的不良反应,王凯表示,这种不良反应大多比较轻微,我们一般鼓励孩子多喝一些水,代谢掉就没事了。诊断近视时,要做睫状肌麻痹验光,就是因为孩子的调节力较强,如果不做散瞳检测,可能验出来的度数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