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焦点
>>
四川医疗
>> 正文
境外捐赠眼角膜批量抵蓉 四川告别"有库无眼"
2014-02-28 09:42:31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康康
全国最大规模境外捐赠眼角膜抵蓉
斯里兰卡与爱迪眼科携手,四川率先告别“有库无眼”
辗转三地,飞行7000公里,昨日(27日)下午,由斯里兰卡捐赠的12枚眼角膜顺利运抵成都。斯里兰卡驻成都领事苏木杜•维拉库将这份珍贵的礼物亲手转交给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眼库主任康黔。这是截至目前,四川接受的最大规模的境外眼角膜捐赠。爱迪眼科当日下午为12岁男孩阳阳等4位患者安排了手术。
目前我国400万的角膜病患者因为供体严重不足,常年黑暗中等待。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与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搭建国际援助通道,让无数人重新燃起了光明的希望。苏木杜•维拉库领事宣布,在成都与斯里兰卡开通直航后,将第一时间向四川患者提供捐赠眼角膜。这也宣告四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告别眼库“零库存”历史。
第一次“破冰之旅” 搭建跨国“守护者联盟”
2013年9月10日,世界最大的眼角膜库———斯里兰卡国际眼库与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在未来10年,斯里兰卡国际眼库将每年至少向爱迪眼科所在的四川地区捐赠500枚眼角膜。昨日,第一批斯里兰卡捐赠的12枚眼角膜取道香港抵达成都。这也是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目前接收的最大规模的境外眼角膜捐赠。作为一家民营医院,成都爱迪眼科携手斯里兰卡国际眼库,与卫生检疫、海关等多个部门沟通合作,开创的国际援助通道,堪称“破冰之旅”。
苏木杜•维拉库是斯里兰卡驻成都第一任领事,热爱中国文化的他对此次合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此次为确保首批12枚斯里兰卡捐赠眼角膜顺利抵蓉,他与卫生检疫系统、海关部门沟通,倾注心血,不遗余力。苏木杜说:“捐赠眼角膜在斯里兰卡已经成为值得骄傲的社会传统,文化象征。我本人的眼睛视力就很好,我也签订了身后眼角膜捐赠协议。我希望用毕生的努力来推动这项慈善事业。我已经在成都待了4年,我的第二个儿子就在成都出生,我对这座美丽的城市充满了感情。我非常高兴能把促成这次捐赠当做一份给第二故乡的礼物。”苏木杜表示,斯里兰卡为四川患者捐赠眼角膜将成为常态化,同时他承诺在出现紧急患者的情况下,将第一时间优先向四川患者提供移植眼角膜。
第一台手术 12岁男孩结束4年等待
12岁男童阳阳(化名)完成术前检查,紧张而又充满了期待。26日,爱迪眼科医院国际部主任周文强到香港接收由斯里兰卡运出的捐赠眼角膜,昨日下午他带着捐赠眼角膜刚刚在成都,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立即安排救护车将眼角膜带回医院,为阳阳安排了第一台手术。为了这一刻,阳阳足足等了4年!
7岁那年,家住四川雅安天全县的阳阳因患有病毒性角膜炎,右眼几近失明,母亲杨桂蓉带他走遍川内大小医院求诊,所有医院给出了唯一的答案都是——实行角膜移植手术。然而所有医院都面临一个问题——有眼库,但无可移植的眼角膜。
眼角膜移植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眼角膜必须在捐献者去世8小时内提取,同时必须在7天之内移植使用。而由于捐赠者严重不足,阳阳自7岁起在华西医院提交资料后,为了等待宝贵的眼角膜捐赠已经足足等了4年。
在漫长的4年等待中,阳阳的眼睛不知道被多少泪水和汗水浸泡,全家人几乎都绝望了。25日,当接到成都爱迪眼科医院通知,有斯里兰卡捐赠眼角膜时,阳阳一家将信将疑来到成都。昨日下午,阳阳成为此次斯里兰卡捐赠眼角膜的首位移植者。苏木杜•维拉库领事还为他送来了一个小礼物——书包。苏木杜•维拉库领事希望小男孩今后能够好好学习。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眼库主任康黔介绍,手术成功后,小男孩今后将用斯里兰卡的“眼睛”看世界。
第一个结束“有库无眼” 四川患者紧急救援
阳阳等待4年的遭遇并非个例。据统计,目前我国有400万的角膜病患者因为供体的严重不足,只能在黑暗中挣扎。虽然许多地方建有眼库,但面对的均是“有库无眼”的事实。以黑龙江为例,作为国内首家成立眼库的省份,在从1999年成立之后的5年里,库存眼角膜为零,直到2004年,才做了首例角膜移植术;广东眼库频频向媒体呼吁,面对10万角膜病患者的求治,他们却改变不了“有库无眼”的窘境;河北眼库成立两年,没有存放过一片眼角膜……在四川,目前华西医院每年大概做100例角膜移植手术,主要是本地捐赠,但等待的人至少有三四百,一般都要预约等3年才能排到手术。由于供体缺乏,目前省医院一年的角膜移植手术在10例以内。
在27日的捐赠仪式上,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发出了倡议,呼吁消除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时进行移植手术,避免患者遗憾终生。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眼库主任康黔说:“今年春节,在烟花爆竹炸伤的伤者中有11人眼球被摘除。希望全省医生在今后遇到因外伤导致的紧急角膜移植手术,能够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共享,爱迪将为需要眼角膜移植的患者实行紧急救助,让更少的人跌入黑暗。”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成都爱迪眼科医院、全省眼科医生三方搭建的“守护光明”合作平台将第一时间为需要眼角膜移植的患者进行紧急救援和手术。这也令四川在国内率先结束“有库无眼”历史。
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 “世界的眼睛”是否让我们羞愧?
说起斯里兰卡,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旅游胜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想到“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的美誉。然而,很少人知道斯里兰卡还有更一个更令人尊敬的称号——“世界的眼睛”。
在这个全国人口只有约2000万的热带小国,却有近100万人签订协议愿意身后捐献眼角膜。捐赠眼角膜,在斯里兰卡是一项令人骄傲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斯里兰卡的领导人,往往带头签约在身后捐献眼角膜。前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曾遭自杀式炸弹袭击,右眼失明,仍签约立誓身后捐出左眼角膜。1961年成立的斯里兰卡国际眼库是世界上最早、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眼库,堪称“世界的眼睛”。每年约3500人捐献角膜约7000枚。这个国土面积65610平方公里的“小国”,已陆续向57个国家114个城市捐赠眼角膜65185约7万枚,帮助全球超过14万人摆脱黑暗。斯里兰卡让整个世界“望眼欲穿”。
据苏木杜领事介绍,捐赠眼角膜在斯里兰卡是值得骄傲的社会传统。而同样的行为在中国,目前还仅仅是个人的爱心、偶然的自发行为。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对眼角膜捐赠“望而却步”?是因为我们顽固的陋俗?死者的遗体不容缺失,哪怕只是一片一分钱硬币大小的眼角膜。是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方便和尊重?一些捐献遗体的善意,因为手续繁杂而落空。是因为教育和宣传的不足?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400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眼角膜捐献是如此重要和紧迫的善举……
热爱中国文化的苏木杜领事把眼角膜捐赠当做斯里兰卡引以为豪的“文化象征”。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一个拥有13亿之众的泱泱大国,在斯里兰卡人的双眼注视下,在同胞400万双需要光明的期待中,我们不得不羞愧。
我们常常为新闻报道中那些捐赠眼角膜的同胞骄傲,为他们落泪,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尊重生命的意识,也让我们看到个人爱心转化为社会传统的希望。
关注健康焦点 了解健康动态
春暖花开话保健 健康这样来
特别推荐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新医改十年“再出发”
《四川省护士执业注册实施细则》全文
健康优选
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本“老龄专题”讲述老年人最需要的生活方式,讲述我们该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保健、医疗、康养。
医疗机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性发展,需要出色的医生,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
健康地图
卫健
四川
焦点
前沿
保险
曝光
用药
眼科
骨科
口腔科
乳腺科
肛肠科
产科
整形
肝病
结石病
艾滋病
肺病
耳鼻喉
肾病
白癜风
癫痫
肿瘤
生活保健
育儿宝典
饮食营养
家庭护理
家庭急救
健康自测
感冒流感
冬季保健
中老年保健
骨病
帕金森/老痴
老龄护理
脑卒中
心脏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健康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