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焦点 >> 健康焦点 >> 正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 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
2019-10-11 09:17:02 来源:新华网 编辑:康康
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写在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题:世界精神卫生日:我行动,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写在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布娃娃,有一个用来缝补自己的针线包,可是有一天我却找不到它了……”最近,一位年轻抑郁症患者所作的漫画,分享了自己通过治疗康复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10月10日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在京举办现场科普活动,呼吁全社会共同守护“心健康”。
心理健康,正成为现代人健康重要的一部分。我国首部精神卫生法实施6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才能从“心”做起,更好地呵护全民健康?
从“遮遮掩掩”到国家行动,“心疾病”不再难启齿
手机拿了又放,最后还是选择当个社交“隐形人”;明知道没必要,却控制不住地一次次核对某个数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如果你沉浸在这种状态一段时间内无法自拔,可能是你的“心”生病了,但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心理疾病和高血压等一样,是可防可控的。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闻天近几年明显感到,社会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包容度高了,甚至有些青少年也会主动寻求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
陆林指出,近20年,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变化不大。但像焦虑症、抑郁症等轻症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却显著增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增加了精神心理问题的患病风险;另一方面,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到医院就诊,使这类疾病也更易被发现。
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今年我国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到2022和2030年,要使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我们正努力让公众认识到,出现心理问题能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从被动接诊到主动干预,“心健康”更加重视预防
20岁的小军(化名)初中时开始接触网络游戏。慢慢地,他变得沉默寡言,一言不合,就挥拳相向。由于病情严重,他不得不退学。
今年,“游戏障碍”被世界卫生大会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成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在我国,“游戏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但很多父母却对此认识不足,用打骂等方式来干预。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组织专家,编写了游戏障碍防治核心信息及专家共识,指导相关人员合理地进行识别、诊断、治疗和干预。
“惩戒、打骂不仅不能治疗游戏障碍,反而会给患者造成更严重伤害。”陆林说,像“游戏障碍”等很多心理疾病,其发病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素质等交互作用的结果,仅靠医疗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共同行动,将预防关口提前。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强调个人、家庭、社会、政府都要承担起责任,共同守护心理健康。比如,个人要重视睡眠健康,少熬夜;家庭要互相关爱;各行各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政府要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模式,组建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根据该行动,重点疾病的预防成效将有明确指标。到2022和2030年,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的患病率上升趋势要减缓。同时,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防控将得到强化。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的高年资护士刘磊就在合肥四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了根”。“在社区,居民们心理顾虑较小,配合度高,心理疾病能在早期就得到及时干预,”刘磊说。
从织“网底”到更多元,治“心”病还需哪些招?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心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果我们的“心”真病了,该向谁求助?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说,心理援助热线是一个可行、方便、及时且能保护隐私的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保障社会公众心理健康的技术。
据悉,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置心理援助热线约53个,覆盖全国51个城市。2018年,全国打进心理援助热线的求助电话60多万人次。
在北京,一种名为主动式社区治疗(ACT)的服务正在16个社区推广。由一个精神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团队,为每位患者“量体裁衣”,帮助他们连续服药、治疗,助其回归社会。
从精神科医生的“职业队”,到如今引入社工、康复治疗师等“联合队”,服务人员之变折射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在织牢基层“网底”的同时,变得更加多元。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要搭建完善基层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据悉,这一平台由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三社联动”,通过各种形式来提供心理服务。(执笔记者屈婷,参与采写记者廖君、林苗苗、鲍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