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频道 >> 焦点 >> 健康焦点 >> 正文
从“小”到“大”,公立医院发展不停歇
2019-09-26 10:01:20 来源:健康报网 编辑:康康
公立医院是集中体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窗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的规模由小变大,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性为导向,逐渐凝练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标,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培养医学合格人才、引领医学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基本成形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医疗机构、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技术人员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当时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医院仅有2600家,面对的却是5亿多的人口。严峻形势之下,我国政府将一部分解放军野战医院转为地方医院,并接收了一批旧政府和外国教会及慈善机构遗留下来的医疗机构。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政府陆续投资建立了大批公立医院,逐步构建了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除政府卫生部门所属医院外,还有工业及其他部门所属医院,呈现多部门办医格局。从1956年年初开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转为公立医院。
伴随共和国成长,我国公立医院的数量持续增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医院数量由1949年的2600家发展到1980年的9902家,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持续走高,增加到1980年的2.18张。
“全国医院面貌的改观不仅表现在机构数量和病床数量的迅速增长上,在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技术、医学科研等方面也有显著的进步。”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表示。毛宗福说,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立医院服务网络基本成形。当时,我国对医院实行的是单纯福利性事业和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即对全国医院“包起来、养下去”。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人们向外看,随着医疗领域“走出去、请进来”,人们发现,我国的公立医院体系尽管相对完善,但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上,跟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体制机制改革尝试过很多形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为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机构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公立医院房屋失修、仪器设备破旧、卫生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技术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需要通过激活微观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1979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在坚持医院是社会主义福利事业的前提下,要运用经济方法管理医院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以保证医疗、卫生预防、医学教育、科学研究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公立医院可以通过服务收费弥补财政补偿的不足,同时扩大医疗机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毛宗福说,“这些改革举措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公立医院在数量、规模和能力上的进一步发展。”
在医院管理体制上,探索也在进行。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受到企业改制风潮的影响,在政府财力不足、对医院投入不断下降而医院自身积累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下,为了扩大筹资和转变机制,一些中小型公立医院开始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份制改造、医院职工内部持股等产权制度改革形式相继出现。
业内人士坦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一轮医改启动,我国在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尝试过广泛的形式,公立医院逐步做强做大,经济状况极大改善,诊疗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整体而言,我国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放权让利、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举措,在确保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问题。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医院在面对市场与公益两个属性时,感觉彷徨,由此出现只重视经济指标和服务数量、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果的情况。随着以药补医、大处方、大检查、医药费用快速上涨等现象受到关注,与之相关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
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高”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改拉开序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方案中5项重点内容之一。《意见》明确,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
2010年,我国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截至当前,大致分为3个阶段——
一是试点探索阶段,通过逐步扩大试点,积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创新,形成了“腾笼换鸟”的改革思路和“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改革路径,得到各方肯定;
二是全面推开阶段,截至2017年9月,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以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为显著标志,着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补偿机制改革,初步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
三是巩固深化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此进程中,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公立医院从“小”到“大”之后,要“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并“落实党委和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全国所有的公立医院均被动员起来,遵循越来越明确的办医理念和规律,高举公益性大旗,从诊疗服务流程、医疗质量、医疗收付费到医院内部管理,进行了一场触及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同时,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高”,即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提高效率;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扩大分配,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改革不止在医院围墙之内。以分级诊疗为方向,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网络和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医共体,从各级医院向基层辐射,进一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
一系列努力转化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大阶段性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公布的材料显示,从评估情况看,改革成效体现多赢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医务人员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37%,群众就医负担持续减轻,2018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至28.7%。(首席记者 叶龙杰)